• 学校主页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常见病原体资料

涎泪腺炎病毒/大鼠冠状病毒——Sialodacryoadenitis Virus(RCV, SDAV)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9-04
  • 点击量:

分类

RNA 病毒,有包膜

种属

冠状病毒科

易感动物

大鼠

感染频率

在现代实验动物设施中并不常见,但在宠物大鼠中很常见。野生大鼠中的流行程度未知

传播

SDAV 是通过气溶胶或接触受感染的鼻腔分泌物或唾液进行传播。这种病毒传染性很强。该病毒不会在免疫健全宿主中持续存在。

临床症状及病变

大多数大鼠在首次暴露SDAV 后几天就出现临床症状。SDAV 对浆液腺或粘液腺的管泡状腺组织具有嗜性。因此,SDAV 感染导致泪腺、唾液腺和哈德氏腺受损。爆发性感染动物表现为抽噎、打喷嚏、畏光、血泪症和下颌下肿胀。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流行性感染的种群,无临床症状或非常轻微。SDAV 感染的后遗症包括眼球肿胀、角膜溃疡及泪腺受损的继发性眼前房出血。其他毒株,历史上被称为大鼠冠状病毒(RCV),具有呼吸道感染嗜性,可导致从鼻子到肺的呼吸道炎症, 通常较轻。免疫缺陷大鼠可持续感染,并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诊断

流行性SDAV 感染通常通过血清学方法诊断(ELISA,IFA,MFIA)。爆发性SDAV 感染可通过感染一周内通过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进行诊断,并在感染后7-10 天进行血清学检测。感染严重的大鼠也可用唾液或泪腺组织进行PCR 检测。

对研究的影响

动物感染SDAV 致病,使它们不适用于试验。感染动物通常患有厌食症,体重也会下降。SDAV 可能通过增加产前和产后死亡率而影响繁殖。感染后,动物可能由于泪液减少而对眼睛造成损害。进行性感染SDAV 易导致麻醉相关死亡。

防治

严格控制动物房内动物、材料和人员移动有助于防止SDAV 污染。建议对种群动物进行定期的血清学检测,并对可疑的进入动物进行隔离检疫。

如果在动物设施中检测到SDAV 感染,则建议扑杀、彻底清洁并重新引种。作为一种有包膜病毒,它可能不会在环境中保持几天以上的传染性,并易受到洗涤剂、消毒剂、干燥和乙醇的影响。如果必须保留某种动物,建议对其他所有非必要动物实施安乐死,并进行严格隔离(在这种情况下,负压隔离器的效果很好)直到动物可以净化。对感染种群建议进行子宫切除净化或胚胎移植以净化种群。通过停止繁殖直到所有大鼠都被感染SDAV,并有时间清除病毒,对SDAV 感染进行扑灭,对免疫活性大鼠来说被证明是有效的(Burn out)这个病毒在环境中持续稳定存在是应该主要考虑的。建议使用强力的化学去除剂配合洗涤剂和氧化剂, 同时把直接接触动物的材料高压灭菌或者冷灭菌。


References

Baker DG.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SM Press; 2003. 385 pp.

Fox JG, Anderson LC, Lowe FM, and Quimby FW, editors.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2. 1325 pp.

Percy DH, Barthold SW. Pathology of Laboratory Rodents and Rabbits.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25 pp.


(本文由维通利华检测室-赵超翻译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维通利华市场部Marketing@criver.cn,并标明出处。)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Vital River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Co., Ltd.

E-mail:RADS@criver.cn

Tel:+86.10.8492 4709


下一篇:大鼠细小病毒——Rat Parvovir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