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革兰氏阳性球菌,常呈链状。
种属
链球菌科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是通过Lancefield 分群(基于细胞壁多糖组成)。只有某些菌群在实验啮齿动物中有重要临床意义。链球菌一般指的是Lancefield 分群,属和种偶尔用到。
A 群:Streptococcus pyrogenes
B 群: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C 群:Streptococcus equisubsp.zooepidemicus
G 群:Streptococcus canis
易感动物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一般认为是可以在大多数物种中定植的条件致病菌。小鼠和豚鼠是最常报道有临床症状的,但是很多啮齿动物种群感染而不发病,只有严重应激或有其他异常情况时才发病。所以,这些细菌对免疫健全的动物是低风险致病菌,对免疫缺陷和免疫不全动物是需排除的细菌。A 群和B 群链球菌对人致病,尽管有好多无症状的人类携带者。人类携带者一般是其他人感染的来源。理论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畜共患病, 但没有实验动物感染人的报道。大多动物种群感染的链球菌似乎来自人类携带者。
感染频率
多变,从隔离器饲养种群没有,到屏障种群常见。 管理良好的豚鼠种群中排除了C 群链球菌,但在宠物豚鼠中有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野鼠中的流行情况未知。
传播
一般经直接接触发病动物或携带动物的鼻咽分泌物传播。动物也可能因暴露于发病或携带者饲养员而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变
大小鼠一般没有临床症状。BHS 相关疾病爆发在传闻和文献中偶有报道。大多数病例,动物全身发病是在经过试验处理后,且种群内发现其他无症状的携带者。在一没有试验处理的案例中,DBA/2NTac 小鼠和其杂交鼠比同一屏障中的其他品系动物更易得B 群链球菌导致的肾盂肾炎和继发全身感染。
豚鼠感染C 群链球菌导致淋巴结肿大和感染。豚鼠可能是不明显的携带者,结膜和鼻咽存在病原体。细菌经常通过擦伤进入体内,一旦进入就扩散到局部淋巴结。细菌在淋巴结增殖引起慢性化脓。也有报道称C 群链球菌引起豚鼠的急性全身反应。这种类型的感染只在幼龄豚鼠报道过。患这种病的动物有纤维脓性胸膜炎和支气管肺炎。
诊断
BHS 感染的诊断只能通过临床症状和病变做出。从其他健康大小鼠分离到细菌不是警报的原因。豚鼠C 群链球菌一般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从化脓淋巴结中分离到典型链球菌诊断。
对研究的影响
大小鼠携带状态对研究没有已知影响。操作动物使其免疫抑制或实验方案包括重大手术改变的实验室可能希望用排除BHS 的动物。已经临床发病的动物不适合研究使用。携带C 群链球菌的豚鼠几乎均会临床发病,不适合做研究用。
防治
为防止BHS 传播给动物,动物必须在严格排除病原体的环境中饲养,如免疫缺陷小鼠所需的环境。因为动物BHS 大多来自人类,动物饲养员应该使用高效过滤呼吸器或N95 口罩。患链球菌性喉炎或感染链球菌的饲养员不应该接触动物,除非用抗生素已经治愈。正规的动物工作预防措施可避免动物BHS 传染人类。
BHS 对设施常用的大多数消毒剂敏感。任何化学或物理消毒剂对清除环境中的BHS 都有效。用抗菌剂治疗可能治疗疾病,但是很难清除带菌状态,抗生素也不能清除垫料和笼架表面的细菌。因此,治疗仅推荐来减轻临床症状。要获得无BHS 的种群,动物应该通过胚胎移植或子宫切除进行净化。
References
Baker DG.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SM Press; 2003. 385 pp.
Facklam R. 2002. What happened to the streptococci: overview of taxonomic and nomenclature changes. Clin Microbiol Rev 15:613-630.
Fox JG, Anderson LC, Lowe FM, Quimby FW, editors.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2. 1325 pp.
Fox J, Barthold S, Davisson M, Newcomer C, Quimby F, and Smith A editors. The Mous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Diseases.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07. 756 pp.
Geistfeld JG, Weisbroth SH, Jansen EA, Kumpfmiller D. 1998. Epizootic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serotype V in DBA/2 mice. Lab Anim Sci 48:29-33.
Kohler W. 2007. The present state of species within the genera Streptococcus and Enterococcus. Int J Med Microbiol 297:133-150.
Percy DH, Barthold SW. Pathology of Laboratory Rodents and Rabbits.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25 pp.
Stewart DD, Buck GE, McConnell EE, Amster RL. 1975. An epizootic of necrotic dermatitis in laboratory mice caused by Lancefield group G streptococci. Lab Anim Sci 25:296-302.
(本文由维通利华检测室-张文华翻译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维通利华市场部Marketing@criver.cn,并标明出处。)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Vital River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Co., Ltd.
E-mail:RADS@criver.cn
Tel:+86.10.8492 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