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腺病毒
Mouse Adenovirus(MAdV-1, MAdV-2, MAV)
分类
DNA 病毒、无包膜
种属
腺病毒科
易感动物
小鼠
感染频率
实验小鼠感染率较低
传播
腺病毒共有2 种:I 和II 型。小鼠腺病毒I 型通过直接接触尿液、粪便或鼻腔分泌物传播。II 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免疫正常的小鼠感染后连续3 周排毒。在大鼠中存在II 型血清转换,但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病毒。
临床症状及病变
免疫正常的成年鼠自发感染MAdV-1 或MAdV-2 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人工感染乳鼠或免疫缺陷鼠后可出现临床症状。典型病变是出现A 型核内包涵体。I 型主要出现在肾上腺,II 型主要出现在小肠末端和盲肠。大鼠实验接种II 型后不表现病理变化。
诊断
可以用MFIATM、ELISA、IFA 诊断大小鼠MAV 感染。MAdV-1 抗血清与MAdV-2 交叉, 但MAdV-2 抗血清不与MAdV-1 交叉。多数诊断实验室采用联合抗原进行诊断。
对研究的影响
有报道称:MAdV-1 可以增加大肠杆菌引发肾盂肾炎的易感性。
防治
对房间、材料、人员进出、野鼠的合理控制, 可以有效防止腺病毒感染。通过子宫切除术或胚胎移植可以有效净化种群,根除小鼠腺病毒。在40℃时,腺病毒可存活2 个月。室温下,可以维持2 周。37℃可以维持一周。过氧化物的消毒剂可以用于不能进行高压灭菌的仪器设施。
References
Baker DG.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SM Press; 2003. 385 pp.
Fox JG, Anderson LC, Lowe FM, and Quimby FW, editors.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2. 1325 pp.
Fox J, Barthold S, Davisson M, Newcomer C, Quimby F, and Smith A, editors. The Mous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Diseases.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07. 756 pp.
Percy DH, Barthold SW. Pathology of Laboratory Rodents and Rabbits.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25 pp. 、
本文由维通利华检测室-周倩翻译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维通利华市场部Marketing@criver.cn,并标明出处。)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Vital River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Co., Ltd.
E-mail:RADS@criver.cn
Tel:+86.10.8492 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