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RNA 病毒,有包膜
种属
布尼亚病毒科。
易感动物
野生和实验啮齿动物,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感染频率
在实验动物中罕见,在部分地区野生啮齿动物中常见。
传播
病毒通过感染动物的粪便,尿液和唾液持续排毒,通过与动物直接接触或接触感染动物的粪便尿液。
临床症状及病变
一般在被感染的大小鼠身上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地鼠和沙鼠易感,常被作为人类感染汉坦病毒的模型。如果有人疑似感染,需要尽快去医院确诊。在人身上,汉坦病毒可能会导致肾,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方面的一些疾病。
诊断
可通过血清学方法(ELISA,IFA,MFIATM) 和PCR 进行诊断。
对研究的影响
主要的实验干扰是病毒具有潜在的人畜共患风险。
防治
所有实验啮齿动物应当确认没有携带汉坦病毒才能进入设施,野生啮齿动物应从设施中排除。在设施中,所有鼠源产品在使用前应先检测是否被污染。所有的生物制品与移植瘤也应当在引入实验室之前进行检测。PCR 或抗体产生试验是检测生物材料的有效手段。经过肿瘤移植,细胞系或小鼠来源产品注射的实验动物应当与繁殖动物隔离。汉坦病毒的抗体检测应当作为实验室啮齿动物健康监测的一部分。
如果检测出汉坦病毒感染,则应对所有动物进行安乐死。如果怀疑是由细胞系或肿瘤移植引起的感染,也要进行销毁。清洁动物房,使用甲醛熏蒸或其他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蒸汽消毒。所有其他材料作为危险废弃物焚烧或蒸压后丢弃。汉坦病毒似乎不通过垂直传播。如果必须抢救有价值的小鼠品系,则采取子宫切除术胚胎移植净化。为了避免人员感染,必须格外小心汉坦病毒。
References
Fox, J.G., Anderson, L.C., Lowe, F.M. & Quimby, F.W.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 1325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2002).
Fox, J.G. et al. The Mouse in Biomedical Research: Diseases. 2nd ed. 756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2006).
Hooper, J. W., Larsen, T., Custer, D. M. & Schmaljohn, C. S. A lethal disease model for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Virology 289, 6-14, (2001).
Mir, M. A. Hantaviruses. Clin Lab Med 30, 67-91, (2010).
Percy, D.H. & Barthold, S.W. Pathology of Laboratory Rodents and Rabbits.325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7).
Zhu, Z. Y., Yao, S. R., Fu, G. M. & Weng, J. Q. Propagation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n Meriones unguiculatus. Chin Med J (Engl) 99, 760- 762 (1986).
本文由维通利华检测室-白海霞翻译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维通利华市场部Marketing@criver.cn,并标明出处。)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Vital River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Co., Ltd.
E-mail:RADS@criver.cn
Tel:+86.10.8492 4709